
弃 (周族人始祖)
后稷,周朝的始祖,姬姓,名弃,出生于晋南翼城弃里村,后在稷山(今山西稷山县)为农官(官名后稷),被称之为稷王(也做稷神或者农神)。稷王曾于县境南陲的山中教民稼穑,后称此山为稷王山,属晋,汉为河东郡闻喜县地,北魏太和十一年置高凉县,遂于隋开皇十八年改高凉县为稷山县。母为帝喾高辛氏元妃有邰女姜嫄,出生于古邰城(今陕西武功县西南)。曾经被尧举为“农师”,被舜命为后稷。后稷教民耕种,被认为是开始种稷和麦的人。
个人资料
人物介绍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稷是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台玺之子),始作(牛)耕。”司马迁的《周本纪》根据《尚书·尧典》及《尚书·皋陶谟》篇载“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长兄帝挚九年让位于四弟唐尧,帝尧知弃懂得稼穑之道,便举为“农师”,封以周氏。帝舜时,黎民百姓缺粮,帝命令他播种百谷,并封他于邰(相传今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西南),号曰“后稷”。后稷弃死后,传位于子不窋。
他是周朝帝王的嫡系祖先。传说有邰氏之女姜踏巨人脚迹,怀孕而生,因一度被弃,故弃。善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曾在尧舜时代当农官,教民耕种,被认为是开始种稷和麦的人。弃,其母姜原,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足迹,踏之,践之而动如孕。生一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从他旁边过都不踩它;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弃为儿童时,好种树麻﹑菽,麻﹑菽。成人后,好耕农,相地之宜,善种谷物稼穑,民皆效法。尧听说,举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姜女原郊祀践巨人足,感而有孕,居期生子,以为不祥,弃子隘巷,马牛避而不踩,欲徙置丛林之中,适逢山森人众,又迁弃沟渠冻冰之上,飞鸟咸集,遮之以翼。姜女原 觉有神呵护,遂收养之。因初时欲弃之,故名曰“弃”。弃为小儿时,戏耍就爱植树木,种麻菽,已而树木茂盛、麻菽丰美。及步入成人,遂酷好农耕。他有相地之宜,种植五谷,成果丰硕,农人纷纷效法,影响很大。帝尧知道后,即封他为农师。弃“教民稼穑”,天下尽得其利,弃之于民,功莫大焉,帝舜封弃于邰,赐号曰:“后稷”。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别姓姬氏。”其后子孙繁衍,逐渐强大,是为周。
相关人物
更多 >相关事件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东汉为什么定都洛阳?刘秀为何弃长安而都洛阳?
从光武帝定都洛阳至献帝迁都长安,洛阳为都共历十二帝196年。另外一个原因是王朝末期的动乱对长安地区的破坏。同时,来自北方的匈奴的威胁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洛阳居天下之中,地理位置
北宋诗人欧阳修和南宋诗人辛弃疾如何过情人节?
无论是元夜时的人约黄昏后还是寻找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欧阳修和辛弃疾们在元宵节的浪漫情怀在今天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公元270年2月14日,他被处
蒋介石为何放弃简体字?
大陆时期,戴季陶等政要名流请命下跪,迫使蒋暂停推行简体字今年两会上,冯小刚联合张国立上交提案,呼吁恢复部分有文化含义的繁体字,引发媒体热议。此后,国民政府教育部预备推行简体字,遂委
辛弃疾创建“飞虎军”:南宋年间的精锐特种部队
耿京被叛徒谋害后,辛弃疾率50骑直闯5万之众的敌营,将叛贼张安国当众处置。然而,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期的辛弃疾绝不尸位素餐,庸庸碌碌。辛弃疾的建议获得了南宋政府的批准。辛弃疾欣喜若
三国历史上曹操的特种部队竟曾打得刘备丢盔弃甲
“从征荆州,追刘备于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率,进降江陵。”曹操几乎会在每场战役的最关键或者最危急时候,投入“特种部队”参战,并能扭转乾坤。据史载,马超能以一州之力对抗曹魏全国
秦始皇因何放弃北伐匈奴修长城:战争的成本太大
秦始皇借鉴战国时期的策略,想到了修筑长城。有了长城这种防御工事,流动的战场将会变为固定的战线。大臣们算了一笔账,如果征集5万劳工,用两个月的时间修葺长城,耗银不过100万两;而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