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 (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辛丑科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平叛后,身为御史的于谦因数落朱高煦有功,被宣宗升任巡按江西,颂声满道。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正统十一年(1446年),因进京觐见时不向王振献媚送礼,遭其党羽诬陷,下狱论死,后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复任。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获,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进兵部尚书。代宗立,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加少保,总督军务。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额森)以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英宗既归,仍以和议难恃,择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以安。其时朝野多事,乃独运征调,悉合机宜,号令明审,片纸行万里外无不惕息。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但性固刚直,颇遭众忌。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个人资料
人物介绍
相关文章
更多 >谜团!明英宗为何要杀死护国功臣于谦
于谦生于公元1398年,卒于1457年,享年59岁。于谦七岁时,有一个和尚在无意中看到了于谦相貌,并且告诉于谦说,小于谦长大后,会是一名拯救朝政的宰相。随后几年,于谦以兵部右侍郎的
明朝秘史:明英宗复辟后为什么要杀忠臣于谦
想知道明英宗杀于谦的理由吗?由此可见,明英宗赐死于谦是属于无奈之举啊。网络配图明英宗后由明英宗的儿子明宪宗接任,也许是对于谦的愧疚,明英宗特别强调了要求明英宗为于谦洗清冤屈,可是一
于谦为什么会被冤杀?刽子手不愿背负骂名而自杀
消息传来,大明的朝堂一片混乱,很多大臣根本毫无办法,只会一味的哭泣,而于谦保持清醒的头脑,推举景泰皇帝登基,主张力战瓦剌。景泰皇帝采取了他的意见,并授予他兵部尚书。于谦亲自备战,甚
于谦被抄家发现一间密室,皇帝看了为什么会后悔?
于谦等大臣极力反对,但于事无补。明英宗带领大明精锐出征,而王振朝令夕改,导致明军在土木堡大败,精锐全部丧失,明英宗被瓦刺俘虏。于是明英宗就在一帮太监的支持下重新登基,再次成为皇帝的
千古清官于谦:刽子手因不愿杀他而选择自杀
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随后,于谦迅速调兵反攻瓦刺也先,将敌人打败,并将英宗救回!于谦不仅以身作则,同样对于自己的家人一样严格要求,甚至又一次大将石亨,为了报答于谦的知遇之
明朝名臣于谦:土木堡后成为大明支柱
在金戈铁马、刀光剑影中,拯救国家于危难之时、力挽狂澜的人,却是一位书生——于谦。这场战争成为于谦人生中的一次壮举、一个巅峰。在此关头,于谦反对迁都,力主抗战,升任兵部尚书,率军击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