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玄 (后仇池国第三位国君)
杨玄(?-429年),字黄眉,略阳清水氏(今甘肃清水西北)人,杨盛长子,南北朝时仇池氐酋。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刘裕封其为武都王世子,加号前将军。元嘉二年(425年),父死,继立,自号使持节、都督陇右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平羌校尉、秦州刺吏、武都王。文帝又封之为征西将军、平羌校尉、北秦州刺史、武都王,改奉元嘉正朔。元嘉三年(426年),北魏攻长安,遣使至魏,被封为梁州刺史、南秦王。元嘉六年(429年),杨玄因病去世。
个人资料
人物介绍
杨玄(~429年),氐人,杨盛的长子,武都王,在位期间为425年-429年,为后仇池国三任王。
425年6月杨盛死后,杨盛的儿子杨玄继位,为后仇池国三任王,杨玄自号使持节、都督陇右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平羌校尉、秦州刺史、武都王,仍然使用东晋义熙年号,杨玄善待士人,被流落到当地的人和旧部所拥护。杨玄的堂兄安南将军杨抚文武双全,杨玄内心深深忌惮不相容。不久借口杨抚的儿子杀人,株连到杨抚,杨玄将杨抚也一并诛杀。11月,南朝宋加封前将军、武都王世子杨玄为使持节、征西将军、平羌校尉、北秦州刺史、武都王,杨玄也开始改用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元嘉年号。
426年11月,南朝宋梁南秦二州刺史吉翰派遣始平太守宠咨占据武兴(陕西汉中略阳县),杨玄派遣弟弟杨难当率军抵御宠咨,杨难当被宠咨击败而逃回。12月,北魏司空奚斤占领长安,秦州、雍州的氐人、羌人都来归顺,杨玄听说后,立即遣使向北魏臣服。
427年9月,杨玄派遣将军苻白作将后秦梁州刺史出连辅政围困在赤水城(甘肃天水陇西县北部一带),城中粮草断绝,赤水百姓抓住出连辅政投降杨玄,苻白作派人押送出连辅政回仇池,走到骆谷(甘肃陇南西和县洛峪镇),出连辅政逃脱并回到后秦。12月,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派遣军司马公孙轨兼大鸿胪,持符节册封杨玄为都督荆梁等四州诸军事、梁州刺史、南秦王,公孙轨一行到达仇池国辖地,杨玄却不出来迎接(按礼制宗主国的使节到达,藩属国是需要郊迎),公孙轨斥责杨玄并打算将册封诏书带回,杨玄才害怕,亲自赶到郊外迎接。
428年4月,南秦王杨玄派遣使者到北魏朝贡。
429年7月,杨玄病重不起,对弟弟杨难当说:“如果国境内还不安宁,正需要进行安抚慰劳,保宗还小不能承担大任,我把国事托付给你,希望你不要让先人的功业毁掉。”杨难当当时坚决拒绝接受,请求立杨玄的儿子杨保宗继承王位,由杨难当来辅佐,杨玄表示同意。此处《资治通鉴》121卷记载为“玄许之”,或许意味深长,杨玄传位给杨难当的话只是试探,如果杨难当同意立马就会被乱刀砍死。
杨玄死后私谥为孝昭王,由嫡长子(也是次子)杨保宗继位。
相关人物
更多 >相关事件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隋朝名臣杨素的大儿子,杨玄感为何要起兵反抗隋炀帝?
公元613年大业九年,隋炀帝二次征讨高句丽,率领朝廷主力大军东进,杨玄感被安排督运粮草,他认为时机到了。浩浩荡荡的造反大业就这样失败了,隋炀帝对此很生气,把杨玄感一族全部斩杀殆尽,
隋朝时期将领杨玄感简介,杨玄感为什么要背叛杨广?
杨素攻灭陈朝,协助隋炀帝夺取皇位,平定汉王杨谅叛乱,积累功勋,封楚国公,进位司徒。杨玄感体貌雄伟,须髯漂亮。当时,隋末农民战争已经爆发,义军遍布各地。杨玄感无法号令众人,于是派家奴
杨玄感的策略堪称“隆中对” 只是用者相信太迟了
尽管杨素功劳极高,但是还是遭杨广嫉恨,表面露出对他特殊的礼遇,暗地里对他的恩情十分淡薄。并任命他为参谋。李密也知恩图报,为自己兄弟杨玄感提出了上中下三种战争策略。坚持了一个多月后,
作为隋末的两大反贼,杨玄感与李密又是什么关系?
杨玄感,隋末时期司徒杨素的长子,为官正直清廉,因反对隋炀帝的统治,兵变失败后被杀。在杨玄感兵变之时,暗中派人迎接李密,并且密谋相关事宜。最终杨玄感选择了下策,他认为李密的下策实为上
杨玄感叛乱:隋末反叛大潮中一个失败的先行者
于是,他再次下诏,命令全国军队到涿郡集中,准备第二次东征。一连打了二十多日,战局并无实质性进展,攻守双方均死伤惨重。建立好黎阳这个基地后,杨玄感对外发布了起义宣言,痛斥杨广残暴无道
杨玄感是谁?杨素和杨玄感是什么关系
大业九年,隋炀帝第二次征高丽时,命其在黎阳督运粮草。杨玄感见炀帝率隋军主力远在辽东前线,致使后方兵力空虚。并向附近各郡发送文书,以讨伐来护儿为名,命各郡发兵会集黎阳。并选精壮运夫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