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平蜀
永和二年(公元346年)桓温率领七千精卒,沿长江西上,出兵伐蜀。朝中的议论多以为蜀中地形险阻,路途又
晋朝义熙土断
义熙土断 ,指的是东晋安帝义熙九年(公元413年 )三月的土断,时任太尉的刘裕因
晋朝前秦灭代
前秦健元十二年,公元376年 ,前秦出兵攻克云中,灭亡代国的作战 。
晋朝桓温北伐
陶侃平定了苏峻的叛乱以后,东晋王朝暂时获得了安定的局面。这时候,北边却乱了起来。后赵国主石虎死了以后
晋朝后凉三分
淝水之战败后,苻坚带伤北归,一路收集散兵,回到洛阳时只有十多万人。苻坚带着这十多万人回到长安。维持统
晋朝王恭叛乱
王恭叛乱是东晋时期的历史事件,分别于隆安元年(397年)及隆安二年(398年)发生,皆由当时的青、兖
晋朝北府兵
中国东晋孝武帝初年谢玄组建训练的军队。太元二年(377),朝廷因前秦强大,诏求文武良将镇御北方。朝廷
晋朝冉闵称帝
公元350年冉闵率军于凌水河畔大败鲜卑燕军二十万。擒斩燕军七万余人,斩首上将以上三十余名,焚烧粮台二
晋朝桓玄称帝
桓玄是桓温之子。桓温在世时,就有当皇帝的野心,只是由于王、谢等士族的阻挠,才未能如愿。桓玄也早就萌生
晋朝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
晋朝卢循、孙恩起义
东晋末年孙恩、卢循领导的农民反晋斗争。这次起义是东晋南朝时期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农民起义。这次坚
晋朝张祚称王
张祚博学威武,有治理政事之才,初封长宁侯。建兴四十一年(353年),张祚的弟弟前凉桓王张重华去世,张
晋朝法显求经
法显法师于公元399年,以六十五岁高龄发迹长安,涉流沙、逾葱岭,徒步数万里,遍游北印,广参圣迹,学习
晋朝庚戌土断
土断是东晋废除侨置郡县、使侨管土著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的办法。东晋曾在其管辖地区内用北方地名设立郡县(即
晋朝后燕灭西燕
公元394年2月,后燕慕容垂发司、冀、青、兖兵,分三路进攻西燕。5月,后燕军击破西燕慕容永守军,进围
晋朝谢万北伐
谢万北伐是南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其中一篇文章。谢万北征前燕兵败,因自命不俗、从不体恤将士。军中的
晋朝王导去世
西晋未年,王导追随琅琊王司马睿,协助他建立东晋政权,又助他树立君主威信,逐渐得到江南大族的拥护。王导
晋朝八王之乱结束
而流窜到朝歌的成都王颖本想与公师藩会合,却被顿丘太守冯嵩擒获,送到邺城。长史刘舆矫诏赐死成都王司马颖
晋朝陈寿撰成《三国志》
《三国志》是纪传体三国史,共65卷,分魏、蜀、吴三志。其中《魏志》30卷、《蜀志》15卷、《吴志》2
晋朝谢安执政,东山再起
谢安是名士,注重大事而忽视小事,喜爱音乐,也喜欢登山宴饮,挥塵清谈,举止风度为人爱慕。参与国家政事后
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