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2025蛇年运程详批完整版
广告x

吴大羽 (中国江苏籍油画家)

吴大羽,宜兴宜城镇人,中国杰出的油画家,艺术教育家,中国现代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1903年生。1922年留学法国,就读于法国国立高等美术专科学院,师从鲁热教授进修油画,他一生的绘画艺术素养,高远博大,他早年创作许多巨幅油画如等,解放后所作巨幅油画等以及大量中小作品,都毁于“文革”期间,晚年所作的等油画和部分草图,速写,素描及艺术心得、随笔、诗稿等得到保存。

参与史事

  • 历史事件
  • 历史话题

      个人资料

      • 中文名吴大羽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日期1903年
      • 逝世日期1988年1月
      • 职业油画家,艺术教育家
      • 主要成就中国现代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 出生地江苏宜兴
      • 代表作品《凯旋图》、《演讲》、《渔夫曲》等

      人物介绍

      人物履历

      吴大羽吴大羽(1903年—1988年1月),江苏宜兴宜城镇人,杰出的油画家,艺术教育家,中国现代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1918年赴沪向张聿光画师习画。1920年任上海“申报”美术编辑。

      1922年-1927年留学法国,学习西画及雕塑。就读于法国国立高等美术专科学院,师从鲁热教授进修油画。

      1927年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

      1928年任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兼西画系主任。

      解放后任上海美专教授,1965年任上海书画院副院长。曾兼任上海交通大学艺术顾问,上海油画雕塑院专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

      1903年

      12月5日(农历十月十七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宜城镇。父亲名吴冠儒。吴大羽是家中十个兄妹中最小的一个。

      1909年 6岁

      入私塾学习。从小喜欢画画。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是吴大羽祖父的学生,常到吴家来学画。在艺术的氛围里,也培养了吴大羽对美术的兴趣。吴大羽的大哥吴子政对他学习美术也有积极的影响。

      1918年 15岁

      赴沪向画师张聿光学画。

      1920年 17岁

      1920年 进上海[申报]馆,任美术编辑。

      1921年

      1921年1月—1922年6月,用笔名“吴待”在《申报》发表漫画56期。也发表短文和诗篇。

      1922年 19岁

      春夏之交,搭法国油轮去巴黎自费留学。先学半年法语,是秋考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师从鲁热教授(Prof.Rouge)学习油画。

      1923年 20岁

      转入雕塑家布德尔(Bourdelle)工作室学习雕塑。

      1924年 21岁

      1月27日,吴大羽、林风眠、李金发、刘既漂、王代之、曾一橹、唐隽、林文铮等在巴黎发起组织了 霍普斯学会。

      5月21日,霍普斯学会在法国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的莱因阿宫(Palais du Rhin)举行第一次[中国美术展览会],[巴黎各大报,无处不登载其事]。吴大羽为最先入选的艺术家之一,其余参展者有林风眠、徐悲鸿、李金发、刘既漂、王代之、曾一橹、唐隽等人。[新画中殊多杰作如林风眠、徐悲鸿、刘既漂、方君璧、王代之、曾一橹诸君,皆有极优之作品。新雕刻则有吴待(吴大羽)、李淑良诸君之作品]。

      1927年 24岁

      秋,吴大羽、林文铮、王代之一同乘坐火车离开法转到莫斯科,学成归国返沪。

      1928年 25岁

      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

      3月,协助林风眠组织成立杭州国立艺术院(1930年改名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任西画系主任。

      8月,与寿懿琳女士结婚。岳父寿拜庚为银行界高级职员。

      8月,与林风眠,林文铮等组织创办[艺术运动社],是以杭州艺专教师为基础成员的全国性艺术社团。

      秋作《窗前裸妇》,约三公尺高,两公尺宽,人体以大色块铺垫,被光的深紫与受光的朱红形成强烈对照。

      1929年 26岁

      6月,女儿吴崇力出生。

      8月,[艺术运动社]第一次展会在上海法比联欢会举行,盛况空前,吴大羽展出作品《渔船》与《倒鼎》,后者描述一群中国妇女,挣脱锁链,谋求解放。展后,李朴元评论:吴大羽的油画吸收法国印象派的技法,重视色彩的光色效果。

      9月上旬,[艺术运动社]创办第一份研究美学理论与创作教学的学术性刊物《亚波罗》半月刊。

      1930年 27岁

      7月,儿子寿崇宁出生。

      1932年 29岁

      作《女孩坐像》。

      1934年 31岁

      参加[艺术运动社]第四次展览会(该社第二次展览于1930年夏在日本举行,第三次展览于1931年春在南京举行),地点位于上海法租界中法友谊礼堂,展期自3月3日至3月9日。

      作大幅作品《汲水》,又名《井》,五公尺高,四公尺宽,它不是追求物象的外表描述,只是一种凭藉,让棕红色的汲水人的背部和蓝绿色的树丛相照应、衬托,散发出色的魅力。

      1935年 32岁

      作《凯旋图》,又名《岳飞》,与作品《井》的尺寸相当,但略为狭长。大幅构图表现岳飞奉诏班师,百姓们捆住岳飞的坐骑祈求留下抗金,从构图到色彩,此图显然受了德拉克洛瓦《十字军东征君士坦丁堡》之启示:岳飞穿桔黄色袍子,旗帜是朱红色的,道旁身穿白色服的老妇人起了辅助作用,天空微蓝的热调冲破了暖色一统的格局。

      1936年 33岁

      作《孙中山演讲图》,也是大幅作品,画面色调为淡紫绿色;孙中山先生穿着染有淡紫色的白大褂,他和草地上的人群一起以大片森林为背景,浸沐在一片微冷的色调中。

      1937年 34岁

      作《国土不容侵犯》,又名《血手》。

      是冬,随学校辗转内迁。开始与学校同行至浙江诸暨、金华、再到江西贵溪的龙虎山,再往湖南方向搬迁,后离开队伍自行至湖南长沙,后又离开长沙经贵阳到云南昆明。

      1938年 35岁

      冬,抵达阮陵,离开杭州国立艺专教职。

      1939年 36岁

      秋,赴昆明,校长滕固聘吴大羽任教,因故未成。

      1940年 37岁

      夏,经香港回上海,住在延安中路百花巷内岳父家的房子内(现延安中路632弄)。

      从1940年至1942年期间,随国立艺专在重庆学习的吴冠中、朱德群等屡次给吴大羽写信,联络校方,希望吴大羽赴重庆任教,因各种原因没有成行。

      1946年 43岁

      赵无极在重庆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办一次画展,展出吴大羽、林风眠、关良、丁衍庸、李仲生及赵无极等画家的作品。

      1947年 44岁

      杭州国立艺专聘吴大羽担任油画工作室主任。往返上海、杭州之间。作《船夫曲》。

      1948年 45岁。

      作油画《回乡》。

      1949年,46岁

      岳父寿拜庚携家去台湾。吴大羽与夫人寿懿琳决定留在大陆。

      1950年 47岁。

      9月,遭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校长刘开渠解聘。居上海,靠变卖家中物品生活。1952年后与妻子靠女儿吴崇力、儿子寿崇宁担任中学老师的工资收入生活。据吴大羽子女回忆,50年代,在学生芮光庭的联络下,吴大羽为出版社画了《万能的手》、《石头孩子》等两本连环画,得到了100多元稿费。在上海美术家协会负责人赖少其的帮助下,曾画过两幅油画,得到了200余元稿费。因为没有条件作画,10多年间,只作了少量油画作品,有《伏案少女》、《镜中像》、《红花》、《少女头像》、《东风草图》、《菊花》。1958年曾与赖少其、林风眠、关良、陈烟桥、邵克萍等十余人到上海东郊同民生产合作社参加劳动。曾到同济大学建筑系担任色彩教学半年。

      1960年 57岁

      上海美术高等专科学校成立,被聘为教师。但由于教育思想不合时流,只是短期的工作即回家赋闲。

      1961年 58岁

      作品《红花》参加第三届全国美展(纪念[讲话]发表20周年全国美术展览,展期自5月至7月),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1965年 62岁

      上海油画雕塑研究室成立,任专业画家。结束了15年没有正式工作的局面。

      1966年 63岁

      在“文化大革命中”遭遇不公正待遇和批判,被称为反动学术权威。许多手稿、文献资料、书籍被抄走,其中部分资料在文革结束后返还。有500多幅尺幅较大的纸上作品被抄走后,不知去向。

      1972年,69岁

      吴大羽上海油画雕塑室与上海中国画院合并,成立上海画院。吕蒙为院长,吴大羽、唐云、王个簃为副院长。

      1976年 73岁

      兼任上海船厂职工美术大学教师,与其他艺术家体验劳动与创作的生活,该校两年后停办。

      1979年,76岁

      学生朱德群从法国寄来一批油画颜料。吴大羽晚年的油画作品使用的是这些油画颜料。

      1982年 79岁

      作品参加北京北海公园画舫斋[上海油画展],共展出82位上海油画家作品,以刘海粟、颜文梁、吴大羽、关良、周碧初为首、展期自4月4日至14日,这是第一代油画家劫后余生的第一次艺术展示,引起美术界的关注。

      1984年 81岁

      作品参加12月的第六届全国美展,《色草》获美展荣誉奖,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1985年 82岁

      学生赵无极、庄华岳探望吴大羽。

      1987年 84岁

      作品《韵谱》(1983年作)、《静物》(1985年作)参加美国GHK公司与中国美术家协会合办的[中国当代油画展](Contemporary Oil Paintings from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地点于纽约The Harkness House,展期自4月1日至28日。

      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和大地文化社联合主办的[上海、台湾画家作品联展],参加者有上海画家24名,台湾画家13名,地点于上海展览中心,展期自12月19日至28日。

      1988年 85岁

      1月1日,病逝于上海家中。

      已发现存世油画作品110多幅,蜡笔画和纸上作品1600多幅。遗留有大量未发表的手稿和文献资料,有草图、速写、素描及诗稿、艺术札记、随笔、书札等。

      向下展开更多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
      2025吉祥物
      广告x

      相关文章

      更多 >
      • 寻找另一半
      • 前世今生
      • 一生财富
      • 一生事业运势
      广告x

      精彩推荐

      广告x

      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
      请遵守法律法规,不要泄露隐私,不正当言论可能会被屏蔽。
      暂时没有相关内容,欢迎发布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

      发表评论
      • 非常满意!